从失业到重生,德赫亚还是那个“爸爸”,曼联后悔了吗?

  • 时间:2025-01-03 09:34:18|
  • 来源:雨燕直播网

约件)

曼联并没有因为阿莫林的走马上任止住颓势,在一定程度上完成6次零封的奥纳纳反而充当了遮羞布,只不过一旦沦为“摄政王”时,曼联球迷就开始陷入怀念德赫亚的情绪中。

坦白讲,离开效力12年之久的曼联,对于德赫亚而言属于一次致命伤害,只是未曾想到为此失业了446天,甚至在媒体的笔尖下制造过退役论和中年危机。



关于意难平的声音再正常,抛开2座英超金手套奖和191次队史零封纪录,德赫亚在曼联的最后一个赛季并没有掉链子,并且出场时间和零封次数在英超处于领跑地位。然而中了邪的曼联笃定奥纳纳是优秀的继承者,并着重强调了喀麦隆门将的“革命性脚下传球”是前任不具备的生存技能。

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角度看,比德赫亚年轻6岁的奥纳纳有上位的资本,但事实证明有神经刀潜质的他并不是曼联的守护神,最新显示,阿莫林有意引进一名新门将,换而言之,曼联承认自己走了弯路。



德赫亚的告别信中有一句“曼彻斯特塑造了我”,显然自己并不会记恨曼联的分手计划,时过境迁,艰难再就业的西班牙人更加无暇怀念曼彻斯特的荣辱,有时候沉溺于往事相当于自我伤害,何况人总是向前看,引用德赫亚的话:“能穿上紫色球衣代表一种荣耀,我将为佛罗伦萨和球迷们付出一切。”

豪言壮语也只是甜言蜜语,毕竟佛罗伦萨对这笔免签的交易相当谨慎,200万欧元的年薪和1+1的合同形式似乎为及时止损提供的“后手”。



在“试试看“的第一战,德赫亚就遭遇了噩梦,12分钟内连丢2球,要知道对手普斯卡什学院全场5次射正即换来了3粒进球,意甲球队有被羞辱的感觉,以至于佛罗伦萨球迷在赛后对自家门将出言讽刺,类似于“难怪被曼联抛弃”的话相当刺耳。

只不过见过世面的德赫亚没有后退可言,事实上在与普斯卡什学院的二番战中,佛罗伦萨的43号就完成了8次扑救,并且在点球大战中救赎了自己,堪称紫百合跻身到欧协联正赛的第一功臣,只是德赫亚并没有趁机标榜自己,谦虚地用“继续努力训练”的口吻暗示了来日方长。



果不其然,德赫亚完美演绎了欲扬先抑的剧情。在新赛季的意甲比赛,扑出过点球,策动过制胜球,贡献过助攻,荣膺过全场最佳和队内月度最佳球员,虽然不能将佛罗伦萨本赛季突飞猛进的原因归结为一人之力,但德赫亚的存在确实是一笔财富。

据统计,德赫亚是本赛季欧洲前七联赛门将的扑救成功率最高的门将(83%),准确说,在五大联赛豪门效力的门将里最接近西班牙人水准的是马竞的奥布拉克(77%),但别忘了德赫亚场均失球数仅为0.6个,在不久前对阵尤文图斯的比赛中就让弗拉霍维奇怀疑过人生。



佛罗伦萨主帅在正式合作前就预料到德赫亚是一颗定心丸:“他不仅在场上带来了丰富的经验,也在更衣室中发挥了作用。”其实佛罗伦萨早在两个月就在计划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加薪续约,与此同时,昔日按兵不动的欧洲豪门重燃了合作的兴趣。

何去何从?德赫亚有自己的择爱标准,他感慨过:“始于西班牙,成长于曼彻斯特,爱在意大利”,而他妻子一直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美食和风景。如此,留在佛罗伦萨是德赫亚心之所向的选择。



巨星在绿茵生涯都是在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在与曼联的缘分戛然而止后,德赫亚愈发明白珍惜当下的感觉了,佛罗伦萨给予了他一根救命的稻草,而他也在鲜花之城绽放了怒放的生命,完全符合双向奔赴的意义。

从情感上说,热爱本身就是一件纯粹的事情,倾注热血和专注复兴是德赫亚的使命:“我们必须赢,然后一场一场地评估。之后也许你可以梦想一些奖杯……但要知道这将非常困难。”



从失业到重生,德赫亚并没有被34岁的年龄耽误,相反球迷开始重新整理他的荣誉簿,12年红魔生涯捧起8座冠军奖杯未必是“天花板”,但弗格森看人的眼光被人津津乐道。要知道苏格兰老头执教曼联的1500场比赛只缺席过3次,第一次是1998年去格拉斯哥出席嫂子葬礼,第二次是2000年去南非参加大儿子婚礼,最后一次就是2010年去考察德赫亚。

不可否认,弗格森和曼联塑造了羽翼渐丰的德赫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曼联漫长的重建之路上,德赫亚始终守护着最后的一道底线。时光纵然是贼,门将位置上的特殊性或许让德赫亚产生“抗老”的条件,只是不惧岁月长才是真正的勇气,毕竟在34岁的年龄勇闯亚平宁半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曼联持续性沦为笑柄,锋无力变成了人人皆知的症结,奥纳纳的出球技术也并没有展示得天独厚的优势,潜移默化中滋生了怀念从前的情愫,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个前曼联门将范德萨就曾为离队前的德赫亚站队过:“在门将方面,我不认为对大卫应该出现任何抱怨。”

曼联的复兴之路任重道远,德赫亚在复兴之都当“爸爸”,也许彼此的分手并没有标准的对与错,但保持向上的竞争力才不至于被卷入风口浪尖中,试想下,无球可踢的德赫亚被嘲讽为时代的淘汰品,如今当紫百合初步绽放时,又有多少人感慨“原来你在这里”。